其他
学苑 | 卢军羽:语言模因与事件域认知模型——以“人肉搜索”事件的语言模因为例
图1从左至右用箭头基本勾勒出了模因变异的时间序列关系。“人肉搜索”事件最初的表达形式(人肉搜索引擎)由三个模因组成:人肉、搜索、引擎。随后,“引擎”脱落,“人肉搜索”逐渐流行。在简单模因中,“人肉”最为活跃,出现了很多变体:人肉1、人肉2、人肉3、人肉4。语言模因在形态和意义上的变异总体来说是出于社会实践和语言生态的需要,但其内在运作机制如何?下文将运用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对其作初步解释。
(王寅2005:18,2007:240;略有改动)
事件域认知模型将事件看作是以行为(Actions)和事体(Beings)为核心要素的认知模型。该认知模型的最大特点是突破了上述认知模型的线性分析观,将事件域看作是一个包含动(Actions)、静(如Beings 等)两类要素的多层次认知系统。处于上层的EVENT是认知域的上位概念,代表着对事件的概括性和抽象化表述,如名物化(nominalization)表达等;中间层的Actions和Beings是事件中具体动作行为(用A1…n表示)和参与者(用B1…n表示)的集合。语用者可以根据对事件观察的视角和识解方式的不同,选择在语言表征中出现的Actionn和Beingn及其数量,形成对事件不同的表述方式(如ABAA—主谓双宾构造、ABA—主谓宾构造等)。一个动作或一个事体可分别带有很多典型的情状或性状特征(在图2中处于下层,用D1…n或C1…n表示),这些抽象特征在特定的认知环境中会代替具体的动作或事体出现在言语表征中,形成转喻性表达(如“硬硬的还在”)。在事件域中,各种要素(静/动要素、具体/抽象要素等)形成一个具有层级性的概念网络。在语言表达认知加工的过程中,这些要素可以相互替代、连结(alignment)或整合,以实现特定的语用目的。这种替代、连结或整合既可以发生在同一层级各要素之间,也可发生在不同层级要素之间,这就为一词多义、词性转化、词义变化、反义同词等诸多语言现象提供了认知理据(参见王寅2005,2007;下文将结合“人肉搜索”进一步阐释)。下面用图表的形式举例说明(图3)。
说明:a.表格数字含义:1——层次关系;2——所解释的语言现象;3——认知操作方式;b.此处“句式转换”特指同一事件不同表达方式之间的选择
图3 表明,事件域认知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语言表达中的转喻机制:在言语交际中,人们总是选择一个要素(直接或通过替代认知操作)或部分要素(通过组合或替代)来表达整个事件。语言模因的传播和变异很多情况下都与事件域内转喻机制有关。
“人肉搜索”事件域包含以下事件要素信息:1)行为:搜索、询问(即“人问人”)、(对搜索对象的)谴责等;2)事体:搜索主体、搜索对象、搜索工具;3)行为方式特征:人挤人、人碰人、人机结合等;4)事体特征:①搜索主体特征:人数众多、正义性等;②搜索对象特征:反道德、反正义、被动性等。事件域将与“人肉搜索”事件有关的要素信息纳入到一个相互联系、并具有层级性的概念网络中。通过这个概念网络,这些信息(通过转喻映射)都有可能单个地或以部分组合(或整合)的方式表达整个“人肉搜索”事件,如D1A1D2(人肉搜索引擎)、A1D1(人肉搜索、肉搜)、D1D2(人肉引擎)、A1(搜索、搜)、A1(人肉2)、B2(人肉3)等等。“人肉搜索”事件域所提供的这些语言形式选择为语言模因的变异提供了可能。虽然前文已经指出,模因变异链“人肉搜索引擎→人肉搜索→人肉” 形成时间序列关系,但这仅仅是就其被语言社区使用的起始时间而言的,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具有时间上的承接替代关系。其实,这三种语言模因变体(还有更多的变体,如人肉引擎、肉搜等)是逐步叠加、并被语言社区同时使用的。这说明无论从历时还是共时的角度来说,模因的传播和变异都是人们对事件域内要素认知选择的结果。首先,一种新事物刚出现时,为了准确指称而不至于让人误解,人们往往倾向于使用较复杂的语言表达形式以显示其较多的典型特征。“人肉搜索”作为一种与传统机器搜索大不相同的搜索方式在语言社区首次出现时,就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人肉搜索引擎”这一模因复合体形式。组成这一模因复合体的三个简单模因分别对应着“人肉搜索”事件域的三个要素信息:“人肉”强调了搜索方式特征 D1——参与搜索的人数众多,人挤人,人碰人,以至于无法辨认个体,只能看到组成个体的物质“人肉”,突显了此搜索方式与传统机器搜索的差别;“搜索”即核心子行为A1;“引擎”对应着搜索方式特征D2——机器的参与性(因为只有机器才有引擎),人机结合的搜索方式。事件域的概念网络使这些要素实现了在同一层级内(D1和D2)以及不同层级之间(A1和 D1)的认知连结,形成组构式D1A1D2。随着语言社区对“人肉搜索”事件认知度的提高,语言模因作为符号的功能就逐步突显,其形式得到逐步简化,形成诸如“人肉搜索”( D1A1)、“人肉”( D1)、“搜索”(A1)等模因变体。“人肉”由于显示了“人肉搜索”的最显著特征,成为该模因的主要形式之一。与此同时,由于不同语用者对“人肉搜索”事件的认知体验或在话语目的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在表达“人肉搜索”事件时会选择不同的要素或要素组合。因此,目前有关“人肉搜索”的各种模因变体在语言交际中虽然使用频率不同,但短期内不大可能消失。模因的变异不仅体现在形式上,也体现在意义上。模因意义的变异也可以在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框架内得到合理的解释。下面以“人肉”模因的四个意义(人肉1、人肉2、人肉3、人肉4)的变异过程为例加以说明。从“人肉1”变异为“人肉2”经历了两个层面的两次认知操作过程。首先,在“人肉搜索”事件域中,搜索行为方式特征(D1)与搜索主体的特征(C1)密切相关,它们很容易发生认知连结。虽然C1和B1不处于同一个认知层面,但它们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C1是B1的显著特征之一),通过转喻机制C1可以获得认知突显代替B1,最终实现模因义由“人肉1”向“人肉2”变异。虽然我们在第2节中将指称“被搜索对象”的“人肉3”(如例1b)分析为另一个模因,但从事件域的角度来看,将它看作是“人肉2”模因(指称“搜索主体”)意义的进一步变异也未尝不可,因为“人肉2”和“人肉3”处于同一个动作链上的始末位置,原理类似于王寅(2005:23)所讨论的反义同词现象。顺着这条思路,“人肉4”可视为“人肉1”的变异,因为就认知层面而言,动作和动作特征联系更紧密,概念替代更容易发生。何自然(2005)根据前人的成果将模因分为两类:基因型模因(异形同义)和表现型模因(同形异义)。我们的讨论基本上涵盖了这两类。就模因形式变异而言,“人肉搜索引擎”、“人肉搜索”、“人肉” 等模因变体都可以用来指称整个“人肉搜索”事件,体现了基因型模因的特点;在“人肉搜索”事件中,“人肉”出现了四个意义变体,即人肉1、人肉2、人肉3、人肉4,是典型的表现型模因。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基因型模因的形式变化还是表现型模因的意义变迁都与一定的事件域有关,都可以从事件域要素的认知操作机制(如替代、连结或整合等)中得到合理的解释。虽然本文主要探讨语言模因的传播和变异机制,但模因的形成也跟事件域内转喻机制密切相关,对此笔者将专文阐述。